一、流动站简介
同济大学数学学科始建于1945年,周玮良、杨武之等众多知名学者曾在此任教。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始终保持优秀学科水平。学院两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有智能计算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智能科学计算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两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科研环境优渥,生源质量一流。
二、博士后待遇
根据同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提供专业的科研指导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同济大学博士后基础薪金30万元,参与上海市智能计算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和智能计算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的博士后,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年薪最高可达人民币 40 万元。此外,获得以下项目、计划等支持的博士后仍可获得相应叠加资助。
(一)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或“国家日常资助(B类、C类)”资助,学校和学院给予配套支持。
(二)依托同济大学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可申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香江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上海东方学者项目”等。相应待遇及聘期根据项目规定执行,学校根据项目规定予以配套。
博士后期间表现优异者可留校进入教师岗位,可申请学校的预聘助理教授、预聘副教授或“同济大学青年百人计划B”等岗位。
三、招聘条件
(一)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积极进取、踏实敬业、团结协作。
(二)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年龄在申报当年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进第二站及以上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博士学位年限不受限制;申请者能够保证全职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具备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申请人应以第一作者(包括博士导师第一作者,申请者第二作者)或国际学术期刊的第一通讯作者或署名依国际惯例按照字母顺序排名,至少发表或被接收1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四)符合国家及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其他要求。
说明:科研论文水平需经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博士后流动站站务专家组综合评定认可。
四、应聘材料
(一)个人简历:包括学习经历、研究或工作方向、科研工作介绍、学术研究代表作、科学研究规划、拟入职时间等。
(二)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或博士毕业的证明材料)扫描件。
(三)学术研究代表作的相关佐证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检索证明、扫描件及其它获奖证明等)。
(四)两封推荐信及推荐人联系方式,推荐信由推荐人直接发送至邮件接收邮箱。
五、应聘流程
(一)本招聘长期有效,随时接收申请。
(二)流动站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招聘原则,对应聘材料进行初审。
(三)对于符合材料初审者,将尽快通知面试,组织学术考核。
(四)通过流动站面试和学术考核的应聘人员,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按照国家、上海市有关规定为博士后办理进站手续。
请将您的应聘材料发送至以下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注为“应聘博士后+意向合作导师姓名+本人姓名”。我们将主动与您联系!
联系人:高老师
邮箱地址:gaojx20@tongji.edu.cn
联系电话:021-6598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