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专业培养
数学系举办数学建模教学研讨会暨获奖学生经验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2-07-04浏览次数:

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活动的开展,提高数学建模竞赛和应用研究的水平,促进指导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加强数学建模骨干教师和学生的交流,6月30日下午我系在苏州召开数学建模教学研讨会暨获奖学生经验交流会,会议由数学系实验室主任、建模竞赛负责人陈雄达老师主持,数学系副主任殷俊锋老师、数学建模指导老师和部分获奖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邀请上海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和数学模型专业委员会专家张华隆老师做专题报告,2012年美国数学模型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杨桐,软件学院杜博闻和土木工程学院董礼3位2009级本科生分享竞赛心得,数学建模指导组的老师就数学建模课程建设、竞赛培训、组织宣传和应用研究等有关问题进行交流。

为了更好的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动手实践能力,数学建模课程的工作重心从知识传承转向知识探索,着力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启发式、提问式教学方法和小班化教学强化学生开放性训练和自主学习能力。本次数学建模研讨会深入学习了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全面回顾了同济大学建模大赛和美国建模大赛的赛况,讨论商定了宣传数学建模和加强建模竞赛的基本思路,部署了2012—2012学年同济大学数学系数学建模相关工作。

张华隆教授指出,在建模过程中,教师的正确答疑、明确引导是十分重要的。他强调,数学系近几年正不断引进实践数学青年英才,希望大家能够深入分析新时代数学专业和其他相关理工科学生的发展形势,在教学工作中贴近现代大学生的专业思路,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特别是数学模型在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电子通信等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丰富的实例展现数学思想在现实世界的力量和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营造本科生积极踊跃参与协同创新和科学研究的氛围,帮助同学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杜博闻、董礼和杨桐同学以小组形式仔细、生动、真诚地与老师们分享了他们的比赛心得,包括信息搜集、解题思路、论文撰写、问题反思和教学建议等。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与会老师和同学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普遍认为数学建模重在一个“建”字,难点在于建立数学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联系。

据悉,为了更好的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动手实践能力,小学期课程分为课堂教学、上机实践与小组汇报三个部分。其中,课堂教学改变了由一个老师从头上到尾的形式,由不同方向的学术科研突出的青年教师共同授课,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教学风格活泼、贴近实际、深受学生欢迎。在授课内容上,也绕过了让学生感到头痛的难解的理论,而是以丰富生动的实例来介绍包括概率统计、图论、科学计算、微分方程和运筹优化等各个数学分支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建模和学科特色的了解深度,激发学习兴趣。小组汇报以12-15个同学一组小班上课,引入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和提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3人一个团队独立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数值分析并且汇报成果的过程,不仅巩固和丰富学生数学建模的知识,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文献查阅、资源整合、表达展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促进了数学专业各方向青年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回到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