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晚,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功举办第九期“名师沙龙”活动。本期“名师沙龙”活动邀请上海电力大学柴元副教授作主题报告,报告题目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三阶递进教学的构建与实践”。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虚拟教研室平台在线开展,由教研室负责人周朝晖教授主持,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忠华教授发表致辞,虚拟教研室成员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数学课程建设负责人、骨干教师等参与了会议。
李忠华副院长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年虚拟教研室的工作成果,并代表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对所有成员高校的领导、老师一直以来的付出表示诚挚的感谢。他特别提到,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教育形态的重塑和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期待未来各高校能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利用数学课程提高学生的AI素养。同时,他表示欢迎各高校邀请更多老师参与虚拟教研室组织的教研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
柴元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在教学创新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分享了自己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实践经验。柴老师表示,在当下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如何将新技术赋能全校理工科专业各年级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考,他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三阶递进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该方法旨在通过分层次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柴老师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三阶递进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他首先分析了教学中的痛点,包括数学课程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内容枯燥、课程内容吸引力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提出了以学生的需求、探索和拓展为中心的“三中心三递进”教学范式。通过将学生分为需求组、探索组和拓展组,分别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实现知识的层层递进和不断深化。柴老师还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了三阶递进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过程和教学效果。例如,他提到了关于帕金森脑部电刺激治疗的研究问题,学生们如何通过假设检验理论求解出最佳刺激强度,结合自动化控制理论设计闭环控制器,撰写并发表研究论文。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三阶递进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讨论交流环节,参会教师对柴元老师介绍的三阶递进教学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围绕实操性、学生参与度和教学改革的推动力等方面提出了系列问题,并展开讨论。柴老师强调了小班教学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轮换学生分组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他还分享了自己将教学与科研工作有效结合的经验,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减轻教师的课堂讲解压力,提高教学效率。
本次“名师沙龙”活动不仅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组织更多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为推动大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贡献力量。